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篇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宋代文学 集诸儒之大成授百代之精深——朱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他的渊博的学识,使他成为著名的学者;他的精深的思想,使他成为第一流哲学家。尔后数百年中,他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决不是偶然的。

——冯友兰

宋代是中国儒学的复兴时代。宋儒吸取了玄学、佛学、道教的思想成果,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再阐释、再创造,形成了被称为“道学”的新儒学,分化为“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在宋儒的众多著述中,影响最深广、最持久者,莫过于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撰的《四书集注》了。

朱熹,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祖籍为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地是福建尤溪。其父名朱松,曾做过南宋朝廷的秘书官。他对汉高祖刘邦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撒尿一事感到有点寒心,就不再戴儒生的帽子了,对朱熹反而期望他长大以后能去打仗、守边关。但朱家长期受孔孟之道的熏陶,以儒学作为家教。朱熹10岁读《孟子》中的“圣人与我同类”一句时,非常高兴地决心学做圣人。最后,他父亲还是送他到书院读书。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淳熙八年十二月,任直秘阁受命巡视台州时,上书弹劾前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宰相王淮包庇,朱熹不畏权奸,连上书10次,终于罢免了唐仲友新任江西提刑官职。并上奏朝廷,指出当时南宋天下“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四肢,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提出“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大政策。然而南宋皇帝昏庸无能,并未能采纳朱熹的良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