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篇 流丽万有,东方意境——唐朝文学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乐天少年知读佛书,习禅定,既涉世,履忧患,胸中了然,照诸幻之空也。

——苏辙

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元稹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五、六岁便能为诗,九岁谙识音韵;十五、六……苦节读书,二十未已,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时……以至口舌生疮,手肘成胝”。16岁时,他来到了长安,怀诗文一篇去拜谒当时的名士顾况,受到迎门礼遇。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28岁在宣城参加乡试之后,他步入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在仕进上曾一帆风顺。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35岁复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次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士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在此期间,白居易关注国事得失,关心百姓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特别在三年左拾遗任上,他表现出饱满的政治热情,不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而且“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有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的大量讽喻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