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建安风骨,正始玄风——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坛三父子——三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毫,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刘协接到许昌,改元建安,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统一过程,同时也拉开了中国文学史新的篇章,在这个时代,“三曹”和“建安七子”并世而出,确立了“建安风骨”之诗歌范式。“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三曹的诗赋创作,使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化得以完成。不仅五言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七言诗和律诗也开始登上文学舞台。

建安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连年的战乱使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破坏,有志之士忧国忧民,深切同情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因此铸就建安文学关心民众疾苦,展示建功立业的抱负,及慷慨悲凉、生机勃发的艺术风格。建安文人和《古诗十九首》时代的文人有很大不同,尽管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都曾发出过生命无常、人生多艰的感叹,但他们没有内敛,而是外求,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试图以建立盖世功绩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如曹操看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便渴望天下太平;曹植更是希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等。这与三曹同时是经世济民的大政治家不无关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