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篇 蔚然大国——两汉文学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文心雕龙》

用笔之妙,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如百尺游丝宛转;如落花回风,将飞更舞,终不遽落;如庆云在霄,舒展不定。此惟《十九首》、阮公、汉、魏诸贤最妙于此。

——方冬树《昭昧詹言》

在楚辞以后,经历了散文和词赋兴旺的时代,然而文人诗却出现了断层。在汉代的乐府中有大量五言诗出现,由于五言诗的表现力强,所以东汉以后有许多文人开始尝试写五言诗,比如班固的《咏史》、秦嘉的《赠妇诗》、蔡邕的《翠鸟诗》等,但是论成就之高却还要数“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可考,都为无名氏,也非一人一时之作,大概产生在汉末桓灵之世。《玉台新咏》收录了其中八首,并且题为枚乘所作,后来南朝萧统将它们合为一组,收入《昭明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东汉桓帝、灵帝时,皇帝年幼,宦官和外戚常年纷争弄权,他们垄断仕路,胡作非为,而正直的官员和敢于议政的大臣却遭到禁锢和杀戮。由于汉朝实行的是举孝廉制,士子必须通过上层权贵的保举才能进入官僚系统,所以许多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拜见官僚权贵。但是在当时的情势下,他们出仕的门路被堵死了,往往求仕无门,一事无成,只得滞留京师或是周游彷徨,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这样的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抒发了仕途失意的苦闷、人生无常的忧虑、相思离别的愁绪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