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篇 散文勃兴——先秦文学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马克思曾经说:“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孔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走路的方式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孔子那里。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这种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沉淀在中国人的头脑里。这种儒家文化既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又通过各种渠道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阶层,就连喧哗民间的说唱文学、戏曲、格言也都深受其影响。别的不说,仅一个“孝”字,就像一把天尺,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也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出生后,父亲故去,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代,他曾为别人管粮食,看牲畜,干过许多杂活。孔子天资聪明,博学多思,成年后开始收徒讲学。他希望从政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至51岁那年,才步入仕途,先后当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但没过几年,便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去职离国,率弟子游说卫、宋、陈、楚等国。其间,虽时时似有希望,结果却一再失望,甚至颠沛流离,被人说是丧家之狗。68岁时,孔子结束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返回鲁国,专心教授学生,整理古籍。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