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 老师向学生求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李鸿章确实辞幕而走,甚至在走投无路之下,想到投奔福建的沈葆桢,可知他对曾国藩已经是死了心。

但沈葆桢对李鸿章闭门不纳,而胡林翼则写信给曾国藩,称:李某终有以自见,不若引之前进,犹足以张吾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鸿章这个人,迟早有一天会一飞冲天,不管有多少人也挡不住他飞黄腾达的脚步。既然如此,这个人情与其让别人做,不如咱们自己来做。他早晚会飞黄腾达,我们帮助了他,好歹还落得个人情。可如果我们不肯帮他,等他发达之后,可能会怨恨我们,你说这是何苦?

曾国藩看了书信,心说对呀,这李少荃虽然不听老师的话,可他好歹也是我的学生,我可不能让他怨恨我。可是事情已经弄到这个地步,怎么处理呢?

有了,先找个中间能够说上话的人,批评教育一下李鸿章。然后呢,我再乘机写封信,曲情款意,不信他李鸿章好意思再跟我抬杠。

于是曾国藩找了郭嵩焘。这郭嵩焘,也是曾李的同道之人,力主倡导洋务的,从咸丰皇帝到后来的两宫太后,都对他赏识有加,经常召见他商量国事。但群臣却因为他倡导洋务而对他恨之入骨,大骂他是汉奸,让郭嵩焘好不郁闷。

曾有一次,郭嵩焘在京师与友人陈孚恩闲聊。陈孚恩问:当今国事,纷乱如麻,以你之意,是战是和啊?

郭嵩焘回答:也不需要战,也不需要和,只要搞洋务即可。盖因洋人是求利而来,与之贸易,洋人得利,中国人也得利,为什么一定要扯什么战与和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