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很多年前,CCTV6播放的某部电视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仰慕中国“四大发明”的美国女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不慎拜了一个半瓶子醋的“砖家”为师。相处期间,女孩很天真无邪地把所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事情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叫“砖家”张口结舌。某日女孩又发奇问:“中国人在发明印刷术以前,那么多的书,都是怎么弄出来的?”“砖家”答:“这都不知道?当然是一笔又一笔地抄出来的。”女孩闻言惊呼:“哇,这么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出来,好了不起哦!”“砖家”气骂道:“真没见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都大惊小怪。”

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上,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就会发现,“没见识”的反而是那位“砖家”,在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一笔一笔抄出一本书来,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后世,都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负责抄书的人,更是一群对印刷术发明前整个中国文化的演变极其重要的人,其意义绝不限于抄书写书这一方面,更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艺术的多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是了不起的小人物。

这些了不起的小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佣。

所谓书佣,顾名思义,就是在当时负责抄书工作的人,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抄写员或者打字员。这样的职业在中国诞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发生过多次变化。最早的时候,它曾叫过“书人”、“书手”、“书工”,最后才叫“书佣”,只是不管名字怎么变,身份和工作内容一直没变:抄书。把那些珍藏的典籍,一本一本抄录下来,装订成册,流传于世,给越来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几千年前祖先的历史,传承伟大的华夏文明,他们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