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八王”其实可以很和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到结束三国战乱时代,一统南北,且缔造了繁华的“太康之治”的西晋王朝,后人的反应,恐怕首先都是一声叹息。这么一个曾经强大、繁荣的王朝,居然在统一中国仅仅37年后,说完蛋就完蛋了。

当然,西晋不是随随便便就完蛋的,西晋的统一只有短短37年,在这仅有的37年时间里,其中16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八王之乱。这场几乎卷入当时西晋所有拥有军队的诸侯王的战乱,使国家元气大伤,人口大量减少,内迁的匈奴、羯族、鲜卑等政权也纷纷起事,反对西晋的统治。结果就是短暂统一的西晋,国家分崩离析,西晋王朝灭亡,东晋王朝南迁江南地区,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原本经济发达的中国北方,则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之中。《三国演义》中津津乐道的“三国归一”,就此成为泡影。说到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乱,历史学界公认的看法,就是起于“八王之乱”。

所以,西晋灭亡的剧本,也就很简单了。自己人打来打去,最后成全了外人,把国家都差点打没了。那么,为什么贵为西晋宗室的司马家贵族,会争相介入到这场战乱之中呢,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在这场战乱的整个过程里,是否有避免其发生的可能呢?

西晋时代的“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会被简单地认为是西晋王朝的8个诸侯王,其实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数量就不对,“八”只是个笼统的数字,卷入这场战乱的具体诸侯王,要远比“八”多得多。先说主要的8个王爷。包括了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攸,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皓,东海王司马越,这是这场战乱中相继介入的主要8个王爷,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梁王司马彤,淮南王司马允,范阳王司马彪,南阳王司马模,吴王司马宴,东安王司马繇,新野王司马鑫等人。这场爆发于公元291年,一直延续到公元306年的战乱,几乎把西晋帝国直接打入了深渊。可以说,是司马家的子孙们,通过这样一场自相残杀,亲手把他们家族辛苦创立的西晋帝国,送上了分裂和灭亡的不归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