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观人思己,博洽多闻见真知 牢记“过去”,以免重复跌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人不是超人,不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就可以加以批评。

——《理想人生》“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5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经过15年,根据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30岁而“立”,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变了。然而,这时还有怀疑,还有动摇。到了40岁,才真正没有任何疑惑。再过10年,到了50岁才“知天命”。到了60岁,好话在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心如止水,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使其成为好人。70岁时,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越人与人之间该有的规范。

人生便是一点点地经验积累,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求知亦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们需要经历的有很多,错误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人不是超人,不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就可以加以批评。”这种批评,可以来自于别人,也可以来自于自身,无论何者,批评过后的结果都应是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便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不再犯同样的错。

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生涯,也曾出现过一些偏差。年少时的他,阅读着可能拿到手的各种哲学书籍。当他到达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他突然发现,“学术是相通”的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他面临的是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于是,他开始投入西方的哲学世界,直至完全融入。但东方的哲学思维并未被他舍弃,当他阅尽世界哲学名著之后,他开始用西方的哲学思维解读东方哲学,最终达到了中西贯通的境界。无论是曾经年少时对中国哲学的品读,还是后来对西方哲学的研究,都是冯老哲学路上不容忽视的过去。故而,在他的学术道路上,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