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辱骂和恐吓也是战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辱骂和恐吓都可以当作心理战手段,用于军事对抗,也用于政治斗争,三国人物多有高手。某些辱骂和恐吓并无预谋,但只要出自敌对行动,也会凸显战斗色彩。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下半回写“武乡侯骂死王朗”,三国历史上没有这回事,又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今浙江嵊县)人,归顺曹操前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曹丕称帝拜为司空,曹叡即位升任司徒。在担任司空期间,他和时任司徒华歆、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都先后给蜀汉丞相诸葛亮写过信,劝其审时度势,上顺天命,下从人心,举蜀国之地降魏。诸葛亮不为所动,作《正议》一文驳斥劝降理由,表达了以弱胜强,统一天下的信念。这些事都记载于《诸葛亮集》,《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详加引述,以葆忠贞。那以后,王朗于太和二年(228)病逝于洛阳,生前从未参与过对蜀作战,更未在两军阵前与诸葛亮发生对骂。罗贯中仅就一点劝降影子,就把王朗移花接木到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事件当中,让他作魏军主帅曹真的军师,在祁山阵前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结果反被诸葛亮当场骂得又羞又怒,倒于马下而死。文学不等于历史,罗贯中如此虚构非但不足为怪,抑且活泛可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还可以看出,辱骂俨若一种心理战手段,可以产生奇特作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