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熊十力 问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08年,熊十力返回故里黄冈,改名换姓为周定中,在百福寺白石书院孔庙教书,不久又到邻近之马鞍山的黄龙岩教书。熊十力此时认真阅读朱子的《近思录》、程颐的《程氏易传》、王船山的《周易内传》与《周易外传》。他对程氏和船山的易学思想颇有感触,并与何自新相切磋,对阴阳、乾坤、动静之关系有了新的理解,萌生了坤元即是乾元、动乃静之主的思想。次年读易学,读《列子》,由读《列子》启发了对王阳明“良知”和《大学》“明德”的理解,忽而触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须向天地万物同体处(即万化大源处)认识本心。1910年,读康有为《人类公理》,病其浅薄;初闻西洋哲学唯物唯心之说,病其支离;更加坚信《大易》乾坤之义。

护法运动失败后,熊十力决定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全力步入学问之中,专门研读儒佛,探讨宇宙人生的大本大源,修养自身。熊十力当时认为,中国之乱,不仅仅在于军阀、官僚作怪,同时在于“众昏无知”,在于清代以来传统道德价值的失序。所以,此后熊十力思考的重心就转到重建民族的道德、重建民族的精神上来了。熊十力也常常反省自己,说自己“私欲潜伏,多不堪问”,“赖天之诱,忽尔发觉,无限惭惶”。

1920年暑假,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先生入南京内学院求学。此后两年间,熊先生一直在欧阳竟无先生门下学佛。1923年十月,熊十力的《唯识学概论》出版。这一讲义基本上依据佛家本义,忠实于内院所学。此时,他摆脱了章太炎的影响,批评章太炎《建立宗教论》、《齐物论释》的一些说法,同时又表现出他对佛学没有宗教徒式的信仰,而是力求得到理论上的满足。他对佛学的认同、理解,深得内学院师友的赞誉。此时,他虽然对佛学某些派别不满,但整个说来对佛学缺乏批评、扬弃。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对唯识学取经院派的教条式的态度,他在同情地理解的基础上,亦加入了自己的创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