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冯友兰 性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冯友兰(1895~1990年),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祁仪镇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冯友兰的习惯是,每次上课前都面无表情地坐在讲台后,呆望同学们一二分钟,然后开始上课,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

冯友兰经常沉湎于思考之中。1938年南京沦陷后,武汉告急,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年2月中旬开始搬迁。一天,汽车经过边境凭祥的城门时,冯友兰因左胳膊放在车窗外而被城墙撞伤导致骨折。这段故事,金岳霖教授曾对冯友兰的小女儿宗璞开玩笑地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有考虑完,已经骨折了。”

宗璞回忆,在西南联大时,日军入侵,生活困难,学校的一些师生耐不住清贫,便去跑滇缅公路,从仰光等地贩一些物资到云南,“下海”做生意,情况与现在很有些相似。冯友兰在学校在家中多次表示,人心不能二用,生活再苦,也不能分了心,仍一心一意致力于他的著述。

人至晚年,沉心书斋做学问,冯友兰先生与外界的联系少了,自然对一些东西了解得不很及时不很确切。这时候,女儿宗璞作为冯先生沟通外界的“耳目”之一,有意向冯先生透露了一些外面世界的消息。“文革”骤起,天下大乱,宗璞在中国社科院上班,自然会听到种种传闻。一日回家,她告诉父亲:现在外面人说,江青组织批林批孔,矛头其实暗指总理……对宗璞的提醒,一心追随新中国的冯先生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儿,赶忙极严肃地阻止:不敢乱讲?你可不能分裂中央啊!宗璞说:父亲当时是不听“小道消息”的,他只信“大道消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