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古代观赏、玩赏性的民间工艺 第八节 风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令人高兴的节令。据说,清明这天一定要放风筝,而且要有意无意地将线弄断,这叫作“放断线风筝”。传说这种“断线风筝”可以带走放风筝人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气。还有些地区认为风筝是年景好坏的标志,立春日风筝放得越高,年景越好。

风筝,又名纸鸢,俗称鹞子。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相传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匠师公输般制造的。他曾经“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并“作木鸢”来侦察宋国的军事情况。这是我国古代有关飞行器最早的记载。虽然“木鸢”不等于“纸鸢”,但说“木鸢”是“纸鸢”的前身恐怕没有什么问题。

类似的传说还有一些。据说汉初韩信想谋反,曾经在高祖刘邦远征叛将陈豨〔xi西〕的时候用放“纸鸢”的办法来测量未央宫与他住处之间的距离,准备挖地道入宫作乱。南朝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被困在台城之中,与外部音信隔绝。为了与外界取得联系,太子萧纲乘刮西北风的时候放“纸鸭”,把皇帝的告急文书绑在上面,希望有人能来解救他们。这些传说,不一定都可信,但看来风筝最早源于军事用途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南史·侯景传》载侯景乱军看见萧纲放的“纸鸭”,以为是巫觋〔xi习〕“压胜之术”,这说明当时一般人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术还不了解,觉得很神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