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说唱戏曲崛起 第六节 《潇湘水云》和《海青拿天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宋元时期的民族器乐独奏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古琴曲《潇湘水云》和琵琶曲《海青拿天鹅》。

《潇湘水云》作者郭沔〔mian免〕,字楚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宋代杰出的古琴家(约公元1190—1260年),浙派古琴艺术的创始人。南宋末年,元军南下侵浙,大批文人南迁,郭沔也随之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当他在潇水湘江合流的地方,站在船上眺望九嶷山上云海,环顾四方林木山水时,顿时激起了对祖国美好山河的无限眷恋,于是便作成此曲以表现其波澜起伏的思想感情。乐曲使用古琴特有的散音、按音和大幅度吟音等技巧,成功地塑造出了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意景,从而抒发出作者对国势牵肠挂肚的爱国主义情怀。全曲原有十段,至清代经各家琴师加工锤炼,艺术上更加成熟。今存明刊本《神奇秘谱》收有此曲乐谱(图35)。当代出版的《古琴曲集》已将此曲译为现代曲谱收入其中。

郭沔创作的琴曲除《潇湘水云》外,还有《秋鸿》、《泛沧浪》等曲。这些曲目合同传人徐天民、毛敏仲等琴人所作《泽畔吟》、《樵歌》、《渔歌》等,一直是后世琴界广为演奏的浙派优秀曲目。

图35 《潇湘水云》谱书影

《海青拿天鹅》作者不详,题材源于宋元北方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狩猎生活。据宋叶隆礼撰《钦定重订契丹国志》记载:每逢正月上旬和七月上旬,契丹王都要率王室成员出行射猎,每至水草丰盛的长泊之处,便“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海东青,也简称“海青”,是狩猎者所养一种专门捕猎动物的猛禽,属雕的一个种类。据元代文学家杨允孚著《滦京杂咏》中一首诗写道:“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并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表明此曲在元代已是一首曲风新颖、技巧独特并在文人学士界颇有影响的琵琶独奏曲了。乐曲属于“武套”,但在演奏上使用了不少属于“文套”的技法,全曲多用吟、挽、轮、挑、拼弦、扫等技巧,讲究音量音色的控制和变化,表现出勇猛的飞禽海青在天空搏拿天鹅,经过激烈争斗,天鹅终于被海青捕捉的情景。全曲情绪在激烈之中又含悲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和剽悍的民族性格。明清以来,此曲一直是各派琵琶演奏家经常演习的曲目之一,明代的张雄就以善弹此曲而闻名于世。清代刊行的华秋苹《琵琶谱》和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均载有这首乐曲,曲名题为《海青拿鹅》。另外,元代以来其他器乐表演形式常全部或局部采用此曲作为曲目来演奏,所以它在标题上有了更多的变称,如《放海青》、《拿鹅》、《鹅儿》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