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外因 第二节 圣哲先贤的谆谆教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有过许多圣哲先贤,他们留给后人不少很有意义的教导。以这些教导作为生活的准则或求学办事的指南,对一个人的成才很有帮助。历史上许多有志的青少年,就是时时刻刻以圣哲先贤的教导来勉励自己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句曾经勉励了千千万万青少年发奋自强的教导。这句话见于儒家经典《易经》之中,意思是:天道是日夜运行永不止息的,是十分刚健有力的;一个具有崇高道德的人,应当以天道运行为启发,也要十分刚健地自强不息地去奋斗,去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这一教导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有志青少年作为座右铭,用来督促自己去努力奋斗,甚至像三国时代曹丕那样已经被立为魏王太子的贵族人物,也常用这一教导激励自己发奋自强。他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曹丕《与吴质书》)他想到了时间是像流水一般流逝的,如果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岁月是永远无法再拉回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时常督促自己不断努力。后来他做了魏国开国皇帝,不但在政治上英明果断,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并且在文学上也卓有成就,留给后人辞赋散文30来篇、诗歌40来首,称得上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政治家兼文学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见于儒家经典《大学》之中,意思是: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业,首先得从搞好自身修养做起,然后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再然后才能谈得上去治理国家,为普天下的人谋福利。如果自己个人的修养很差,家庭中兄弟不和、父子不睦,那又如何能谈得上去治理国家、为天下人谋福利呢? 这一番“修、齐、治、平”的教导,历史上曾勉励了不少人,使他们在树立了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以后,实际行动上从修身齐家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去做,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成为受人尊敬的伟人。如果检视一下历史上伟人们走过的足迹,就会看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个人道德修养很高尚,而家庭又很和睦的,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中”,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宋朝的杨业,从小就立志做为国出力的大将军,他自己刻苦练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建立家庭以后,他对家人的要求很严。后来他不但自己为国效死疆场,成为一位爱国英雄,并且他的子孙也都是竭尽全力保卫国家的忠臣,真称得上是一门忠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