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声学 第一节 振动与波的古代观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俗地说,声学是研究一切声音现象、利用声音或消除声音的科学。自然界中时刻都发生各种各样的声音,可谓无所不有、五花八门。和谐之声,像歌声,令人陶醉如痴;不和谐的声音,像噪声,令人烦躁不安。声学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我国《诗经》一书中记载了29种乐器,十二律至迟产生于西周初期,考古发现的舞阳贾湖骨笛表明在公元前第60世纪己有六声或七声音阶。可见,声学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宋代沈括在论述共振现象和音调的无穷变化时曾说:“此声学至要妙处也”(《梦溪笔谈》卷六《乐律二》)。可见,“声学”这一术语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最早定名的科学名词之一。在中国古代,从振动波的概念到诸如建筑等实践中的应用,从乐器制造到乐律学的进步,都有许多突出的成就。

人们常见到水面波和绳子波,它们传播能量的方向和振动方向相垂直,因此这种波叫横波。空气中的声波,是发声体使空气振动而成的。空气发生了像弹簧那样一疏一密的振动,它的传播能量的方向和振动方向相平行,因此声波是纵波。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通过空气或其它媒介传播到人的耳朵,人就听到声音。振动与波的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分不开的。

上古时代,人们在渔猎生产中常见到湖泊池沼的翩翩水波,水面上的浮萍、木条却并不随波前进,而是在作上下振动。在纺绳织网中,弹动绳子,波浪从一头传到另一头,但绳子上的线头也不随波逐流。经过人们长久思索之后,这种大自然的美终于在新石器时代被匠师以艺术的形式描画在各种陶土工艺上。这些纹饰与近代波动描绘图几乎一致。西周时期一首著名的民歌《伐檀》唱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