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先秦杂技的萌芽 第二节 射、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战争连年不息,国君、诸侯为了保卫和开拓疆土,都急需要有一些文武兼备的人才,出谋划策,因此在古代设教是文武并重的。《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记载: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简称作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射、御二项旨在培养保家卫国的武备人才。后世设武科举,在选拔人才时有骑射内容,就是继承古代的传统。孔子虽然一生从不谈“怪、力、乱、神”之类内容,但却注重武备,主张弟子六艺兼修,练习射、御之术。据《列子·说符第八》云:“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看来他身体健康、劲力过人,有乃父叔梁纥之雄风。孔子的门人子路,更是一位具有游侠气质,能“搏虎冯河”的猛士。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一直为贴身护卫,常为孔子解困。由此可知,我国古代这位大教育家孔子及其门下,并不是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也是具有尚武精神、注重武备的。

射,最早出现于远古人的狩猎活动,目的是为了捕获猎物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或保卫自己不受野兽的侵袭。从夏朝开始,它成为战争中的主要武器之一,有了较大的发展。相传在大禹时期,发明了用紫铜制造的镞(箭头),杀伤力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石镞(石头打制的箭头)。由于弓箭的改良,也促使射击的技术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所以从夏、商直至先秦时代,各国的国君、诸侯在培养自己的武士时,十分重视射箭训练,成为一项重要的军事内容。传说月中嫦娥的丈夫后羿,就是位神箭手。据《天问》、《山海经》、《淮南子》等记载,相传尧时天上“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后羿持“彤弓、素矰〔zeng增〕”,“射九日”,并第一个提出“合弓矢而教之射”的训练方法。在夏、商时代教射、习射的机关叫“序”,《孟子·滕文公上》云:“序者,射也。”它不仅是军事训练的内容,也成为教育学生的一项科目。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战国初年魏文侯手下的谋臣李悝〔kui亏〕曾制《习射令》,鼓励在他镇守地的民众习射,以捍卫疆土,并打败过来犯的秦兵。在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逢门射法》、《阴通成射法》、《魏氏射法》、《望远连弩射法具》、《蒲苴子弋法》等,元人脱脱、阿鲁图《宋史·艺文志》中记载的《射经》、《神射诀》、《弓诀》等,都是专门讲射术的,遗憾的是这些专著大多散佚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