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唐玄宗改革 第二节 刷新吏治,变革兵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玄宗是在各派政治势力激烈的倾轧之中登上帝位的。他一方面要捍卫得来不易的皇权,断然对诸王、功臣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以防不测。另一方面,就要更革自武后以来的诸种积弊,整饬朝纲,以求天下大治。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十四日,李隆基狩猎渭水之滨,同州刺史姚崇针对时弊“以十事上献”。君臣不谋而合,立即起用姚崇为宰相。他的“建言十事”则成为唐玄宗改革的纲领。

开元初年的改革首先是从刷新吏治开始的。从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阻塞,内外斜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滥官充溢”。这是一支队伍庞大、素质不高、办事效率低的官僚队伍。姚崇在“建言十事”中指出:“自武氏诸亲猥侵清切权要之地,继以韦庶人、安乐、太平用事,班序荒杂。臣请国亲不任台省官,凡有斜封、待阙、员外等臣,悉请听罢。”(《资治通鉴》卷二一○《考异》)玄宗说:“朕素志也。”按照姚崇的建议,整顿吏治先从裁汰冗官冗员、精简机构入手。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玄宗将贞观年间隶属于门下省的宰相议政之所政事堂改归中书省,内设五房,即吏房、枢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并将宰相人数减至二人,扩大其权力。又增设学士院,置翰林学士,职司“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发”(《新唐书·百官志》),号称“内相”,其权不亚于宰相。目的是强化皇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