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第一节 仪表举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古人重礼,不仅表现在官场和学校,也反映在人们的相互交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之中。虽然在这方面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但人们却自觉遵循着“礼”的规定,按“礼”行事,以“礼”待人。

古人无论在社会交往,还是家庭生活中,都十分注重言谈举止的文明。所谓“礼貌”,就是对人要恭敬有礼。貌是指相貌、样子,彬彬有礼的样子才称得上是“礼貌”。要做到礼貌,首先便是仪表礼貌,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容貌姿态。古人穿着衣装讲究“正”、“洁”,即冠正、衣洁。凡已行冠礼的男子,即成年男子,出门若不带冠,或戴冠不正,都被视为无礼之貌。唐太宗曾提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此保持自己的礼貌。如是当众免冠(摘去帽子),则用以表示请罪、谢罪。

其次便是礼节。古人极重视行礼,但行礼也有一个尺度,即在不同的场合中,面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礼,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恭敬、谦逊之情,否则也会被视为无礼。在见面的礼节中,古时规定有各种用于交际的拜礼和揖礼。按《周礼·春官·大祝》记载,至迟在周代,已有了九种拜礼,“一曰稽〔ji机〕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ji机〕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九种都属于跪拜礼,动作相对比较大。稽首是拜礼中最高的一等,使用的场合主要是官场,特别是臣下拜见帝王时,必行此礼。行稽首礼时,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后起身。这种礼动作很大,但相对缓慢。顿首较稽首礼轻,多用于地位相等者之间,它也是跪地叩首,只是头触地时间更短,“至地则举”,顿,即时间短暂。空首是君主对臣下的回礼,其动作与稽首、顿首差不多,但头并不接触地面,而是触及手后便起身,所以叫空首。振动,双手合击拱手,身体向前弯曲,这种礼不用跪地,动作也不大,多用于非官场及途中相遇时。吉拜是用于祭祀等活动中的跪拜礼,动作与顿首相近。凶拜为先行跪拜,起身后再行拜礼,主要用于丧葬之仪。奇拜这种拜礼有两种解释:一是先弯曲一条腿,而使另一条腿的膝盖着地,或是手持节、戟,身体依于节、戟之上行拜礼;二是将一稽首、一顿首、一拜,合在一起进行。褒拜,即再拜之意。肃拜,先跪地,但不俯身引首,只是手举而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