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三节 客家话的词汇特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词汇方面,客家话保留中原古语甚多。例如称“黑”为“乌”,绳子为“索”,脸为“面”,吃为“食”,饿为“饥”,脖子为“颈”,稻子为“禾”,走为“行”,早晨为“朝”,柴为“樵”等等。据研究,称我为“(亻厓)”亦是古音。古时称我为“吾”,而古音“吾”与“牙、衙、雅”是同声通用的。有趣的是,客家话常用“等”来表示复数。例如“我们”称“(亻厓)等人”,“你们”称“你等人”,这也是唐宋古语中常见的“吾等”、“尔等”。

客家话词汇中,有丰富的词头、词尾。词头中常用的有“阿”、“老”,如“阿爸”、“阿公”、“阿婆”、“阿姐”等等。但“老”字多用于对晚辈的称呼,如“老妹”、“老弟”等等,或平辈之间的称呼,如“老陈”、“老林”,以示亲切。

客家话词尾有“牯”、“嫲〔ma马〕”、“头”等。“牯”、“嫲是表示性别的,牯为雄性,嫲为雌性,如牛牯、狗牯、猪嫲。有时,“嫲”也可泛用,如鸭子不分雌雄,皆泛称为“鸭嫲”;鲤鱼,称为“鲤嫲”。同样,“公”本指雄性,但对猫则不分雌雄,统称为“猫公”;虾统称为“虾公”,等等。这些词尾,有时也用于非生物,如称竹笠为“笠嫲”,称水勺为“勺嫲”,将大海碗称为“碗公”等等。有趣的是,“嫲”、“牯”也可用于人,如阿平牯、阿四嫲,而且,嫲本指雌性,但有时也可用来称呼一些男人。例如安叔已当爷爷了,但其长辈仍沿用旧称,称呼他为“安嫲”,以示亲切。同样,长辈特别是老妪,也常常称呼男孩为“阿妹”或“妹子”,以示疼爱。在江西赣南一些地方,不论男女还在名字后面加上“女子”二字,如单名“华”,便称为“华女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