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一节 古朴有趣的婚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今日客家青年男女,大都在共同劳动、学习、娱乐以至对唱山歌中,相识相爱,互订终身。当然,有不少人也是通过亲戚、朋友、同事的介绍,再经过自由恋爱而结成眷属的,于是便有了“看女子”的习俗。

“看女子”又叫“相姑娘”。在介绍人引导下,小伙子约上几位为他当“参谋”的兄弟、朋友,带着酒、肉和其他礼品来到女方家里“相亲”。这时,姑娘依礼出来招待相亲者,向他们敬茶献烟,并回答他们的各种询问。过一会儿,女方便称要去厨房烧火做饭,款待大家,实为探询男方的意见:倘若小伙子坚持不吃饭而要告辞回去,那是未相中姑娘;要是小伙子满口答应,这便是喜欢姑娘了。

男家相亲之后,女方亦有“探人家”的规矩。这是女方父母(多为母亲出面)选个吉日,邀上介绍人和亲友到男家去,见见未来的女婿和公婆及兄弟姐妹,看看男家的村场、屋舍和邻里,察访家境的贫富,打柴、挑水、洗衣的远近,以及出门赴墟便当与否……他们周详地考察一切,唯恐将来女儿婚后吃苦受累。同样,他们若匆匆告辞,那是告吹了。若应邀留下吃饭,便是同意这门亲事了。

此后,你来我往,互送礼物。在梅县一些地方还要送一对“兔子”。“兔子”实际上是将猪肚洗净,装入米糠,再饰以眼睛、耳朵而成。女家收下“雄兔”,回给男家“雌免”,以借“兔子”与“吐子”的谐音,祝愿未来媳妇生儿育女。当双方情意愈深,双方便商量着婚娶的日期。于是,两家便开始准备聘礼和嫁妆了。妆奁因时代和家境而不同。但传统的两双木屐、鞋、雨靴和毛巾、镜子及梳妆品,外衣、内衣、毛衣、大衣和衣箱,皆不可或缺。而作为现代家庭象征的缝纫机、自行车或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的嫁妆行列。按照惯例,嫁妆多由男家筹办,并最迟在结婚的前一天送至女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