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发展的“马鞍形”——汉唐的商业 第三节 城市商业与农村商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商业的繁荣首先是城市的繁荣,自汉至唐这一直是商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

西汉时全国有六大商业城市:首都长安是国内商业和同西域通商的中心;临淄是齐鲁地区的大都会和商业、纺织业中心,人口多于长安(10万户);河南地区的洛阳素有经商传统;河东、河内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是“富冠海内”的邯郸;南阳(宛)冶铁业发达,“业多贾”;成都则是巴蜀一带盐、铁、布等物产运出的咽喉之地。六大城市以下还有十几个中等城市。东汉时京师移至洛阳。魏晋南北朝期间,长安、洛阳迭有废兴,至隋唐时长安、洛阳才又重现繁荣,成为全国的首都和陪都。唐时京兆郡共有36万多户,人口二倍于汉时的西京长安,是最大的商业和对西域贸易的中心,“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东都洛阳,漕船所聚,为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商贾贸易车马填塞于市”。唐前期北方有所谓“六雄”、“十望”之称,运河边上的汴州(开封),“舟车辐凑、人庶浩繁”,即是“六雄”之一。在北方商业占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南方商业城市也有相当的发展,如扬州、楚州、苏州、鄂州(武昌)、升州(南京)、杭州、越州(绍兴)、广州等地商业更盛于昔时。唐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开发,10万户左右的州郡在南方多了起来。如苏杭二州元和时户数即各达10万,分别比开元时增加1/4和近50%。最突出的是扬州,已上升为全国第一个大商业城市,“商贾如织”,“富庶甲天下”;由于漕运所经,江淮荆湖岭南物产于此集散。扬州本身就有发达的手工业,而且盐铁转运使治所设置在这里,海盐贸易以此为中心,所以其商业发展特快,“舟车日夜灌输京师,居天下之十七”(宋时沈括语,见《舆地纪胜》所引),“扬一益二”之誉实非虚语(益是成都)。南方城市商业的快速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过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