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第一次飞跃——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第三节 货币、高利贷和土地、人身、劳动力的买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商品交换的频繁促进了货币制度的发展。起源甚早的金属货币到春秋中晚期使用更广,战国时货币经济益趋活跃。战国的铜币有四种类型:一是铲形的“布币”,二是刀形的“刀币”,三是环形的“圜钱”,在北方各有其不同的流行地区;四是铜贝,流行于南方的楚国,称“蚁鼻钱”。各大城市纷纷铸钱,钱上大都铸有地名,豪家富商也自行铸钱。民间交易已大量使用铜币,主要农产品粟的价格都用铜钱计算;有的地区赋税也征收货币,即所谓的“刀布之敛”;铜币还被用来支付“庸客”的工资;“握粟出卜”的实物交付现象已经少见。黄金代替珠玉,作为“上币”在各国之间通用。一些象牙床、千里马、宝剑、狐裘之类的贵重商品的买卖都用黄金论价。国君赏赐臣下、官僚相互送礼贿赂等也常使用黄金,动辄千斤、万镒(一镒24两),已非春秋时期的馈赠、纳献、贿赂、交易还以珍宝实物为主,即使有黄金使用也是少量的情况可比。金属货币的大量应用是商业发展的结果,但货币越发展,交换手续越便利,反过来又给商业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商人操纵物价提供了方便,使商业资本的积累加速进行。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造成了浓厚的拜金思想。据《史记》所载,苏秦之嫂对苏秦“前倨”,是因为他“黄金尽,貉裘敝”,到秦国去游说,空跑了一趟;“后恭”,是因为他这番荣归,“位高多金”。那些食人之食,忧人之忧,替主子杀仇的食客,有的就是被人以钱收买的对象,其中不少人是屠狗、卖浆、市井商人出身。学术界竟也出现了“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利己主义的杨朱学派。有钱人不但生前爱钱,还希望死后有钱享乐,大量地以冥币随葬的风气日见普遍。有的人还以天平、砝码、算筹、竹简、笔等商业用具附葬,好像死后还准备去做买卖赚钱似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