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无名英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个朋友,让我写一写明代的朱燮元。我说他有什么好写,不过是在苏州民变中,有人请发兵镇压,他说了一句“兵,所以御外寇者也”,不肯派兵而已,他别的事迹,后来带兵打仗之类,我又不清楚。朋友说,那你便写写苏州民变。我摇笔写道,孙隆到江南刮地皮,日常吃用之物,无不有税。万历二十九年六月初六这天,有个卖瓜的老头儿,刚进了城,就被收走几只瓜,充做税费,卖掉瓜,买了四升米,又被收走一升。老头儿便哭,税官便打他——写到这里,掷笔道,你这个人,心眼很坏,怎么叫我写这个。朋友又说,那便写第二次苏州民变,如周顺昌,难道不值得写吗?

我说,周顺昌事,牵涉过广,仓促不易立论。他最感人的事,是在狱中受刑前后,但若写这一节,又勾起桩老心事,写不成篇。我偶尔读点旧史,常觉有什么事情阙如,细想来,无数英雄好汉,不舍得留下名字,致令历史与人情隔阂。便说这周顺昌,还有同他一起的杨涟、魏大中诸人,在狱中受种种酷刑,你我之辈,连描写的勇气都没有,那下手之人,豪勇大逾常人,但名字不传,心事不传,多么可惜。

将自己委身于人,一大好处,是道德上不用自决,十分省心。比如一个孩子在吃一块肉,我若劈面抢来,未免不好意思,若有上司一声令下,夺了就走,心安理得。但我想不通的是,自古以来,无数事件中,留下姓名的,都是许显纯那样的发令之人,这些出手之辈,壮举有时比发令人的还要可歌可泣,且亦问心无愧,为什么不肯努力留下名字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