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魏氏熏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聊城史上号称江北水城,黄河自聊城东部咆哮奔流百里,在水季;运河从聊城中部蜿蜒穿过市区;卫河从西部连贯冀鲁豫三省;马颊河、徒骇河的波光水色也秀丽着聊城。还有湖,东昌湖、鱼丘湖辉映城中,在城区里的湖、河水面积有13平方公里,众多的河流湖泊让聊城“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上,水在城中”。江北之城,惟聊城多水,多水的聊城,可见水光城色。聊城是山东的西大门,旧时却叫东昌,为甚叫做东昌的来由没有问清楚,它应该是有来由的,想想也懒得再去打听或细致地查询了,有些事情是有来由,有些事情不一定有来由,黄河是黄,长江是长,但珠江怎么珠了呢?而且东昌都聊城了,聊的本义是耳鸣,后定义为闲谈,或许将来还要改成开会,聊么。惜之蒲松龄没有生活在此,他设聊斋于临川,靠讲鬼为生。

东昌的历史却有些显赫,在明清时都是一个大府,其他府的知府官阶都是四品,而东昌府是三品,这大一品的说,地位就是极重的了,像进了政治局。也许理由就是东昌府挟黄河、运河两河交汇要津,又是汴京(开封)的大门户,闹“水浒”那阵子,有些事件是发生在这里的,比如武松打虎,便在阳谷的景阳冈,不过,现在看上去却是一个大平原。东昌,最值一提的是,它是一个商业大埠,经济十分繁华,似乎还是一个物流中心,至今还有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是一个建筑群落,内有戏台,其浮刻是为精致,是把传说故事都刻在屋檐上。而余木楼——今为光岳楼,则是原版的中国名楼,木质结构,用造紫禁城余下木头所造,故得名。那些立柱都是菲律宾原木,当年最后一批原木从运河运往北京,抵达东昌府时北京紫禁城即告建造成功,东昌府知府未曾将木头退回去,且将其造了一楼,取名余木楼,这是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洪武二年(1369年)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为“加强防御,窥敌望远”,将土城改建为砖城,用修城剩余木料在城中心修建一座更鼓楼,初名“余木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而名“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河南西平李赞与太守金无锡命名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此后历代重修一直沿用“光岳楼”。光岳晓晴,是旧时聊城八景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