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名篇赏析 石壕吏/杜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

杜甫因为替房琯说话,得罪肃宗,差一点被定罪。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户参军,被赶出了朝廷。去年冬天,唐肃宗长子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名将郭子仪等收复了两京(长安、洛阳);今年冬天,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围安庆绪所在邺城(即相州,今河南安阳),因内部矛盾和史思明援军赶到,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即古孟津,今河南孟县西),四处征兵,准备再与叛军力战。这时杜甫到河南探亲,然后返回华州任所,所过之处,即两军交战之地,他就将沿途所见,写成这一组光耀千古的乐府组诗。

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仍然是惨烈的,人民大众遭受着空前的蹂躏和痛苦。但是,这样的战争又是相对正义的,所以举国上下,又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悲壮之气。杜甫对这样的战争,态度是矛盾的。他同情战乱中的人民大众,又支持和鼓励大家从军杀敌。因此这一组战争题材的诗歌,与其他反战诗歌有不同的主题色彩和气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