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理论创新与中华民族复兴 中国也不能没有日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化十分重要。但是让文化进入行动的层次,却十分艰难。

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难以改变观念和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的决策者和思想者,有意无意地受到现实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一般来说忽视文化的作用。这种现象也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尽管人人都能理解,增加吸引力,让其他人主动追随,或造成势在必然,效果远胜于以武力胁迫,但是如何寻找途径还不明确。所以,研究和形成中国亟待提倡的价值观,不只是要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记在心里,成为中国人的认同。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张扬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更要以此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求同存异,增加共识。例如,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大瓶颈,中日两国人民的情感和认识落差很大。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当然应该清算,以史为鉴是必要的。但在二战结束近60年之后,面对完全不知战争为何物的新一代,怎样才能缩小认识差异?

可能从蹂躏人权、种族灭绝的高度去批判和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要比单纯批判军国主义更能为年轻人所接受。

前不久读了东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津上俊哉的《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感触颇深。津上俊哉就说:“二战对于日本人而言有两个层面,即对中国的战争和对英美等白种人的战争。虽然二者具有关联性,但日本人却认为各自是独立的。这种战争的双重性使得日本人对战争的认识趋于复杂化。为什么战后数千万日本国民参加了要求赦免战犯的签名活动?为什么那么多日本国民无法认同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尤其是对于‘战犯’的界定)?为什么那么多日本人去参拜靖国神社?原因就在于此,对于失去亲人的大多数日本人而言,二战意味着与英美的战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